傳媒訪問
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將至,在這個傳統熱鬧非常的節日,我們很容易會因飲食不節制而導致腸胃不適。其中一種常見的腸胃不適就是俗稱食滯的食積了。食積是一種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而停滯中焦(腸胃道)的疾病。主要基源於飲食不節制或過度肥膩而誘發;發作時,脘腹部會出現脹痛,胃口變差,嚴重時還可以出現嘔吐酸臭物的情況。如果看到小孩子的肚皮脹起來,連平日喜歡吃的食物都吃不下去,並出現疲倦、噁心、食慾不振的情況時,便應要提防是否出現食滯了。一般而言,對食滯應預防勝於治療,各位家長可以幫小朋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降低小朋友食滯的機會,以下是中醫師及營養師的一些腸胃健康小貼士。
賀年食品Do & Don’t
減少食用:
- 鮑參翅肚:鮑魚及魚翅對孩子來說較難消化,炆煮時充滿汁醬及油份,就更難消化。
- 臘味:在冬天或新年常用臘味作食材,對孩子來說比較油膩,鈉質也較高。
- 炆豬手/炆五花腩:這些高脂肪食材,應盡量少給孩子吃。
- 油炸小食:煎堆、油粿等都要特別留意量減少或避免給孩子吃。
- 應節糕點:蘿蔔糕、芋頭糕等傳統的鹹糕點,由糯米粉、粘米粉、芋頭、臘味等製作,主要成份是澱粉,較難消化,吃兩三件就開始飽肚。甜點馬蹄糕及年糕由於糖分高,熱量也更高,相對更難消化。節日時,家長切勿把糕點當小吃,小朋友如果中午吃了幾件糕點,晚飯時飯量也要減少。在煎糕時可選用無油煎鍋,不加油煎,或加吸油紙去煎。
建議食用:
健康全盒:比起放糖果、糖冬瓜、瓜子等比較甜的傳統零食,營養師建議全盒盡量放健康食品,如米通、米餅、乾果、無鹽果仁、天然果汁糖,還有提子乾、杏浦乾等無添加糖的水果乾等。不過新年期間要留意別讓孩子不停地吃全盒內的小食,要不然會影響進食正餐。
如果孩子食滯,肚子脹痛不舒服時,我們可透過其腹痛程度、大便情況、進食意慾、體徵(體溫、精神狀態等)來判別孩子腹痛成因的輕重,從而作出不同的處理方式。
如果發現孩子胃漲悶無食慾,家長首先要幫孩子減少食物,降低其腸胃負荷,首先可以把飯量減半,肉食的份量也要減少,魚肉及瘦肉碎會比較容易消化。豆類及豆製品也要減少,因為吃豆漿、腐竹、豆腐等都容易有胃氣。蔬菜也應該挑選節瓜、冬瓜等瓜類, 或菜葉比較柔軟的生菜等。家長要注意暫時別給孩子食用油炸及奶類食物,其中牛奶本身有很高蛋白質,比較難消化;也不要吃高纖及澱粉質,如紅米、糙米、番薯、粟米等,都較難消化。盡量吃一些最簡單的食物,如白麵包、梳打餅、白飯、粥、放湯的通粉意粉,也可以將新鮮水果打汁,或在暖水中加點檸檬汁,酸甜生津,纖維有助腸道蠕動,刺激消化。
食積的腹痛多伴隨着噁心欲嘔,假若出現嘔吐的話嘔吐物多伴隨酸臭的氣味,倘食物尚未完全消化,亦有機會可以看到食物殘渣。一般而言,食積形式的嘔吐多可以在嘔吐後症狀會逐步緩解。這時可以使用一個暖水袋溫敷脘腹部5-10分鐘,倘溫敷時發現孩子腹部皮潮紅時應先行停止敷治,以免灼傷皮膚。溫敷後應補充足夠水分,孩子症狀應逐步改善。
如果孩子數天未有大便而腹脹的情況持續惡化,家長便需警惕腸道有阻塞性病變。這時應當前往急症室求醫。求診時應告訴醫護,孩子有多少天未有大便,以及孩子進食情況、是否曾出現嘔吐等病史,以幫助醫護準確鑑別孩子腹痛的種類。農曆年期間往往氣溫偏低,倘孩子受風着涼時亦可能出現腹脹腹滯的病變。倘發現孩子有肚痛、發熱或頭痛疲倦等症狀時亦應尋找假期提供服務的診所求診。
預防勝於治療,想孩子佳節時不會因食滯而腹痛,就要從日常入手,從多方面幫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1.定時定量
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在農曆新年等長假期間,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節奏,作息要定時,別睡到日上三竿,然後又深夜才入睡。三餐的用膳時間應當避免偏離往常太多,尤其定時食早餐很重要,如果胃口不佳的時候,早餐可以簡單一點,吃片方包,加半杯果汁或檸檬水。飯餐之間亦應避免過量糕點零食。當我們進食正餐時,盡量保持7-8分飽以內便可,以避免過量進食加重消化系統負擔。
2.適量飲水
人體有60至70%是水分,喝水不但能解渴,也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,孩子常見的便秘及咳嗽等問題很多都與飲水不足有關,若能攝取充足的水分,記憶、反應、靈活度都會更好。(建議DELETE, 保留和健康/消化汸面有關的項目) 孩子每日最好喝6杯至8杯水,但別一次喝太多,以免胃脹。可以每次喝1/3至半杯,休息大半個小時或一兩小時後再喝一次水。有些孩子不喜歡「無味」的水,建議適度加入水果片,讓孩子養成喝水解渴的習慣。
3.學會分類
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食物分類,例如依照「健康飲食金字塔」上的穀物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肉、魚、蛋、豆類、奶類及代替品,各食物類別所佔的比重進食,讓孩子認識到各種食物的類型,平常每一天或每一餐,每一類食物大約要吃多少,培養小朋友懂得食物選材,均衡飲食,那麼到假期時,他們就不會只顧着吃乾零食,到正餐時又吃不下。
4.避免過甜過油
在選擇食物方面,最好避免給孩子吃太甜或太油膩的食物。如果孩子日常就吃慣了高鈉、高糖、高脂的重口味食物,那麼在農曆新年等長假期間,難免會被各種賀年食品吸引而進食過量。相反,如果平日吃得比較清淡,反而可能因口味問題而對應節食物淺嘗即止。
5.適量運動
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幫助我們放鬆身心,還有助於腸道的正常蠕動,從而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運作。如果腸胃不舒服,可以讓孩子多站起來及走動一下,不要經常坐着,或讓他在家裡幫忙做家務,多一些走動也是好的。步行是最簡單、最安全的運動,尤其鼓勵孩子做帶氧運動,如急步走、慢跑、打籃球、打羽毛球等,可以幫助增加消耗,幫助消滯,但不鼓勵一些太劇烈的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