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活動

5大長壽食物推介
1. 燕麥(Oat)
燕麥含複合性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纖維、維他命B、維他命E及少量礦物質。脂肪由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、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構成,含量相當於白米的4倍;單是亞麻油酸就佔了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%-52%。燕麥含多種抗氧化營養素,有助長者預防衰老和保持細胞健康。
高纖
長者如每天能進食25克燕麥糠(燕麥的外殼),可降低膽固醇水平約5%,壞膽固醇約8%。
燕麥不影響好膽固醇(HDL-C)量,但有降低總膽固醇、壞膽固醇(LDL-C)的功效,原因在於燕麥含有豐富的β-聚葡萄醣(β-glucan)。β-聚葡萄醣是水溶性纖維,吸收水分後,形成凝膠狀物質,吸附腸道內的膽固醇,阻隔其在身體被吸收,並與膽汁酸結合,一併排出體外。每日攝取3克水溶性纖維,再配合低脂、低膽固醇的飲食,能促進長者的心血管健康。
穩定血糖
β-聚葡萄醣亦能延長食物於胃部停留的時間,增加飽肚感,有助延遲小腸對澱粉質的消化和吸收。β-聚葡萄醣於腸內形成粘膜,包裹着食物,減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,對於有糖尿病的長者,多吃燕麥有助穩定血糖水平。
增強免疫
燕麥中之β-聚葡萄醣的另一作用,是強化免疫系統。因為β-聚葡萄醣能與巨噬細胞膜上一些受體結合,令巨噬細胞(Macrophages)的活動變得活躍,故能迅速吞噬及破壞細菌、病毒或腫瘤細胞等致病源頭。
降低腸癌
燕麥不但較其他穀類含較多水溶性纖維,亦含有非水溶性纖維。非水溶性纖維吸水後,會像海綿般變軟發大,增加了糞便的體積和重量,促進腸道蠕動、令排便順通,因而縮短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,減少有害物質與腸壁的接觸,以及致癌物質在腸內出現的機會,大大降低患上直腸癌、結腸癌等風險。
2.番茄(Tomato)
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番茄,富含維他命C、乙型胡蘿蔔素、鉀、番茄紅素等,成熟的番茄,維他命C相對地較高,而且越紅的番茄,茄紅素的含量亦越高,對健康更有益處。
預防流感
番茄含的維他命A和C,是預防流感的要素。長者是患上流感的高危族,病發時,輕則食慾不振、體力下降;重則容易招惹其他病菌的侵襲。維他命A能維持黏膜的正常運作,抵抗細菌,預防呼吸道感染。維他命C則可提高免疫球蛋白數量,增強身體的防禦力,減少發炎的機會。一個重約180克的番茄,含23克維他命C;長者每日吃一個番茄,已經滿足全天1/3的需要 (維他命C每日攝取量為75-90毫克)。
防心臟病
番茄蘊含豐富的茄紅素(Lycopene),茄紅素具超強抗氧化功效,能預防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被游離子氧化,從而減低血管栓塞的機會。多吃番茄,有助長者預防心臟病。
正常血壓
每100克番茄有約210毫克鉀(Potassium),分量是紅色的紅椒、西瓜、紅蘋果等的兩倍,能幫助維持血壓正常。
預防腸癌
研究發現,患大腸癌的人,其血液中的茄紅素濃度,顯著比正常人低;而血液中茄紅素濃度低的人,罹患大腸癌的風險,又較正常人多出兩倍。
預前列腺癌
在一項以47,000名男性作對象的研究發現,每星期食用10份成以上、無論是生或是熟的番茄(一份相當於一杯番茄汁)的男性,患前列腺癌的機會,減少35%。
3. 雞蛋(Eggs)
在「飲食金字塔」中,雞蛋歸為蛋白質或肉類。雞蛋含蛋白質、脂肪、卵磷脂、維他命A 及維他命B等。
容易吸收
雞蛋白能提供優質胺基酸(Essential amino acids),營養足以媲美燕窩和鮮魚,易被長者消化和吸收。長者的頭髮、軟骨、肌肉,以及調節身體機能的賀爾蒙等的健康,都有賴進食充足的蛋白量。
蛋黃是寶
蛋黃是蛋的精華,各種營養素都比蛋白高許多。以同等重量比較,蛋黃的蛋白質含量是蛋白的1.5倍、鈣質為10倍、鐵質更高約35倍!此外,能保護長者身體的黏膜組織完整,並幫助維持視力正常的維他命A,亦只能在蛋黃中找到。
提升記憶
隨年齡增加,腦部神經細胞的數量會逐漸減少,卵磷脂(Lecithin)亦隨之流失,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的傳遞速度。蛋黃含有卵磷脂和DHA,有利訊息傳遞,提升長者的記憶能力。卵磷脂又能將積存血管壁的脂肪及膽固醇排走,以維持心臟健康,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肌梗塞。
注意醇量
健康的長者,每日可進食4-5両肉類。一隻雞蛋所提供的蛋白質,相等於1両肉類,但脂肪較肉類低,因此堪稱較健康的選擇。很多人聞蛋色變,主要擔心攝取過多膽固醇,會招來心血管疾病。其實,吃雞蛋也可以很健康:一隻蛋黃約含260毫克的膽固醇(攝取量每天300毫克),健康的長者,每星期可進食不多於3-4隻蛋黃;膽固醇高或患有心血管病人士,每星期則不宜吃超於2隻蛋黃。全素食長者,則可以每日進食1個蛋黃。
4. 菌類 (Fungus)
幾乎所有菌類食物均低熱量、低脂、低膽固醇、低糖、高纖維,且含有豐富維他命B、多醣體等。
增免疫力
研究發現,用乾燥的蘑菇多醣(Polysaccharides)磨成粉末,餵飼實驗室中患有腫瘤的動物,有效抑制腫瘤擴散達67%。日本多年前亦開始研發冬菇和蘑菇製的抗癌藥物,配合化療,以對抗腫瘤。以上種種,皆因菌類含多醣體(Glycan),能增加體內的蛋白球及巨噬細胞,提升長者的免疫力之故。
冬菇有益
冬菇含高水溶性纖維,水溶性纖維有助人體排出多餘的膽固醇;冬菇又含一種稱核酸類(Nucleic Acid)的物質,可以抑制血清和肝臟中膽固醇的增加,防止長者動脈硬化及降低血壓。此外,冬菇有一般蔬菜所缺少的麥角固醇(Ergosterol),經日光或紫外線照射,可轉化成維他命D2,幫助長者鈣質攝取,強健骨骼,預防骨質疏鬆。
黑木耳抗血凝
黑木耳具抗血小板聚集功能;長者每天食用5-10克黑木耳,與每天服用少劑量阿司匹林的功效相約,因此黑木耳又稱為「食品阿司匹林」。此外,黑木耳又具有顯著的抗凝作用,能阻止血液中的膽固醇在血管沉積和凝結。黑木耳的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凝作用,能減少血液凝塊,防止血栓形成,對於延緩長者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,均具明顯效用。
木耳防便秘
100克乾木耳,含30克纖維。纖維量高,有利排便,減低直腸癌及其他消化系癌症的風險。
痛風不宜
菌類食物有獨特的味道,質感有軟滑的,有爽脆可口的,可用於煲湯、炒、蒸甚至作為配菜,為菜式加添味道色彩。患高血壓的長者,可以將浸泡冬菇的水作上湯用,其香濃菇味,可減少調味料或鹽的使用量。不過烹調時,切勿煮太久,以免流失當中的水溶性維他命B和C。
菌類的益處雖然甚多,但所含的嘌呤(Purine)亦頗高,進食過量,易致痛風症病發,尿酸高患者不宜大量進食。
5. 魚(Fish)
不同魚的不同部位,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。魚頭,尤其近眼窩附近,含豐富的二十六碳六烯酸(DHA);魚背多肉,肉味濃而脂肪低;魚皮含骨膠原,口感獨特;魚卵(魚籽)含有維他命A、B、E、銅、鋅等。魚卵所含的膽固醇,與魚內臟一樣,都較高。魚肉是動物性食品中,較適宜長者食用的。魚的營養成分不低於一般肉類,但魚肉是各種肉類中,最易消化的。體形瘦削的長者,可多進食魚,以攝取更多優質蛋白。
DHA健腦
魚肉中的DHA不會被胃液消化,能直接進入血液,被運送到大腦。DHA集中在腦部灰白質和眼睛視網膜內,有構成和活化神經細胞功效,幫助大腦順暢傳遞信息,讓大腦保持活躍,預防老人痴呆症。
魚的眼窩脂肪和魚油,含最多DHA;那些魚鱗閃閃發光、背部呈青色的魚類,皆含大量的DHA,如三文魚、吞拿魚、秋刀魚、沙甸魚、鮪魚、鰹魚等。
肉類如牛、豬、雞乃至牛奶,幾乎不含DHA。
健心血管
魚體內所含的脂肪,跟一般肉類的脂肪很不同。魚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(約佔80%以上),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,保持血管壁彈性,調節血壓,抑制血小板凝聚,減少血栓塞導致動脈粥狀硬化,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風險。
愛斯基摩人終年以魚作主糧,血膽固醇量卻非常低,原因在魚的脂肪有健心血管功能之故。因而多吃魚,有助長者延年益壽。
強骨健骼
連(軟)骨的小魚,如沙甸魚、白飯魚等,有豐富的鈣。充足的鈣質,不僅能防禦骨質疏鬆,對維持血管功能正常,也有一定作用。
魚肉含豐富的維的命D,與豆腐同煮,能提高維他命D吸收率達二十多倍。故此,常吃魚煮豆腐,對長者強骨健骼,有莫大益處。
若您希望透過建立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,以有效減少及延遲慢性疾病,並且改善生活素質,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s://www.mslhk.com/service/therapeutic-program/
若您是照顧者希望知道如何選擇食物、烹調技巧、進食或補充品禁忌等,以提升被照顧者的營養質素,可參考智「營」照顧者計劃。填回表格,我們會盡快與閣下聯絡,以作講解。